(網經社訊)從有到無,再到如今的“更快更好”,即時零售的存在感日益增強。近年來,即時零售吸引互聯網巨頭的高度關注,京東、達達、阿里、拼多多、美團、每日優鮮、叮咚買菜加碼入局。
7月27日,由CCFA主辦的中國國際零售創新大會上,京東、達達聯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行業首份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的全景式研究報告《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研究白皮書》。報告顯示,即時零售風口已至,進入全面爆發期。供需兩側已崛起,3年內將突破萬億規模。
作為即時零售的先行者京東和達達下足了功夫。2014年,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平臺達達集團在上海成立。2020年6月5日晚間,達達集團登陸納斯達克,成為赴美上市“即時零售第一股”。2021年雙11前夕,京東發布即時零售業務“京東小時購”,全面整合業務能力,形成面向消費者統一品牌。今年618電商大促,京東小時購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400%,京東小時購、京東到家單日交易額超6億元,并且達達快送日配送單量創歷史新高且連續兩日突破1000萬。那么即時零售究竟前景幾何?對此,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快評給予解讀。(詳見網經社專題即時零售風口已至 京東 達達如何踐行?http://www.100ec.cn/zt/jsls)
對此,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贏動教育CEO崔立標表示:
即時零售要做到30分鐘、1小時送貨上門,對平臺的全鏈路運營履約能力是極大的考驗。要做好無非三點:流量運營、數字化、履約配送。流量運營包含流量獲取及營銷運營,數字化搭建基礎設施提升供需兩側交易效率,履約配送既包含末端配送,也包含門店環節的倉儲和揀貨,即倉揀配一體化能力。